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以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振兴,可以有效激活传统乡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苗绣是我国苗族地区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既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苗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推进乡村振兴、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苗绣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基于苗绣文化传承现状,从文化产业振兴视角出发,积极探索苗绣文化传承和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以期为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相关资料图)
苗绣保护传承现状分析
苗绣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苗绣产业资源丰富、种类多样。近年来,得益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湘西地区对传统工艺保护传承的政策支持,苗绣文化产业正不断发展壮大,催生出诸多民间工艺合作社和苗绣基地,为贵州乡村文化振兴和产业兴旺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苗绣这一民间手工艺也面临传承危机和产业化发展困难等问题。
一、苗绣保护传承存在断代危机
今年国家对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部署。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化振兴、产业兴旺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贵州苗绣文化作为苗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苗族妇女智慧的结晶,也是苗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族群记忆。长久以来,苗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主要依靠苗族妇女,大多采用家族传承和拜师学艺的方式,苗绣传承主体存在一定局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务工,村落“空心化”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很多村落,苗绣文化陷入后继无人的窘境。此外,受外来文化和现代元素冲击,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逝的危机,苗绣文化亦不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在于苗绣传承人才的匮乏。
二、苗绣产业创新能力不足
苗绣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我国苗族地区服饰种类繁多、刺绣工艺各异,为苗绣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纵观苗绣产品市场发现,苗绣文化产业化发展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苗绣文化传承人大多为妇女,长期生活在古村落中,鲜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和现代工艺设计元素,造成视野狭窄、设计理念落后,始终沿用古老的工艺技法设计苗绣产品,导致苗绣产品纹样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制约了苗绣产业的发展。其二,品牌意识薄弱,尚未形成苗绣文化产业民族品牌。开发民族特色产业、打造苗绣文化品牌是实现文化几何增值、壮大苗绣市场规模、提高苗绣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然而,目前苗绣产业存在“小散乱”、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建设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苗绣产业难以实现规模化、精细化发展。
三、苗绣文化保护传承缺乏技术支撑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非遗传承在数字科技助力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诸多新技术、新理念被应用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不仅激发了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为非遗的保护传承开辟出一条新路径。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应搭上数字化发展的快车,实现苗绣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贵州地区开启“云上大数据”工作,对苗绣文化数字化传承和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受制于贵州地区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因素,苗绣产业数字化水平不高,苗绣传承人对新技术的认识与接受程度不够,导致苗绣文化产业建设缺乏技术支撑,严重影响着苗绣文化的现代化保护和传承。
苗绣保护传承优化路径
推进苗绣产业化发展是保护和传承苗绣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激发苗绣文化创新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然而,当前苗绣文化产业化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须围绕人才振兴、产品创新、数字化发展健全苗绣文化产业化发展机制,搭建数字化产业平台,并持续壮大苗绣文化传承主体,走出一条全新的苗绣文化保护传承路径,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力量。
一、培养苗绣文化传承人,以人才振兴引领文化产业振兴
文化振兴、产业兴旺,人才是关键。要想保护传承好苗绣文化产业,必须强化传承人的培育工作,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苗绣文化保护传承队伍,以高端人才引领苗绣文化产业振兴。其一,政府应加强对绣娘群体的技术培养,使其成为拥有高超刺绣技艺的苗绣文化产业传承人。在培训过程中,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苗绣培训基地或苗绣研修研培班,聘请技艺精湛的老一辈传承人进行手工教学,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将刺绣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同时,政府应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扩大苗绣文化保护传承群体,开设苗绣专业或兴趣班,培养一批年轻的苗绣文化传承人,为苗绣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其二,除传统技艺外,应培养传承人的现代化思想和创新设计能力,使其能顺应时代发展,充分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使苗绣文化焕发出时代活力。
二、设计苗绣文化创意产品,以产品优势助力文化产业振兴
对于苗绣产业而言,文创产品不仅能打破文化边界、推动文化和市场的有机融合,还能通过各产业融合刺激苗绣文化产业市场活力,进而为苗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从当前苗绣市场来看,大多数苗绣产品仍为传统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与现代生活审美存在显著差异,产品缺乏创意且品类单一。苗绣产品设计者应立足苗族地区民族特色和传统纹样,结合现代市场和受众需求,充分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打造独树一帜的苗绣系列文创产品和优质文创品牌,通过推动苗绣文创产业发展,实现对苗绣文化的保护传承。
三、搭建苗绣数字化传承平台,以技术创新支撑文化产业振兴
数字时代为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提供了更多新方式,一方面,苗绣文化的保护传承不再局限于实物;另一方面,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大众对苗绣文化的了解不再局限于书籍、博物馆等线下渠道,可实现全渠道、数字化传承。苗绣文化的保护传承需要充分开发数字化保护技术、搭建数字化传承平台,以技术创新激发苗绣文化产业活力,助力苗绣文化产业振兴。其一,政府应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苗绣文化数据库,依托线上博物馆、“云”上苗绣展览、苗绣“云课堂”等平台采集、整理、收录苗族地区丰富多元的苗绣刺绣工艺,借助VR技术模拟与展示苗绣刺绣工艺,使大众通过数字共享平台了解、学习苗绣,实现苗绣文化的大众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其二,应借助数字技术赋能苗绣全产业链,推动苗绣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在开发方面,政府应运用三维设计、3D打印等数字技术,在保留苗绣传统纹样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开发苗绣优质丝线关键技术、苗绣数字化刺绣技法等技术,为苗绣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奠定基础。在产品设计方面,设计者可通过3D打印、区块链技术发行兼具原创性与个性化的数字藏品,打造苗绣数字文创IP,实现苗绣文化的数字化转化。在销售方面,应利用短视频、“5G+直播”、苗绣云体验等方式开启苗绣线上销售渠道,拓宽苗绣产品的销售平台,使数字技术赋能苗绣全产业链发展。
结语
苗绣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刺绣技艺,是苗族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保护传承苗绣民间工艺既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也是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应深刻剖析苗绣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从人才振兴、产品创新、数字产业等方面助力苗绣文化产业振兴,为苗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插上强有力的翅膀。
[姚绍将 作者系贵州苗绣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凯里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苗族传统刺绣工艺的传承保护、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GZZD36)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