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期,不少地方出台了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制造业发展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当前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吃紧,尤其是土地财政遇到挑战,将倒逼地方政府反思和寻找新的出路,这是将提高制造业比重作为地方绩效考核的一个机会,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今年以来,我国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增速高于整体投资水平。数据显示,1~5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6%,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8%,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8.8个百分点。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前5个月,规模以上制造业累计同比增长4.0%,在三大门类中增速最快。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首席统计师罗毅飞表示,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态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持续显现。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上海、广东、江苏、山东、河北等地围绕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作出部署,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目标看,上海市、广东省纷纷提出了工业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的目标。《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不断夯实“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将超1.3万亿元,占GDP的25%以上。《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也提出,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上海市副市长李政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齐心协“力”抓增长。希望上海市各部门、各区齐心协力抓推进,各区结合实际制定本区配套方案,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比重提升。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提升产业链韧性、扩大先进制造领域投资是近期落地政策措施的重要发力点。上海将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实施“工赋上海”行动计划,打造30个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40家“工赋链主”企业。《江苏省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强调支持聚焦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并发挥先进制造业基金、省产业链投资基金等引导扶持作用,支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的强链固链延链项目建设。《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行动。《河北省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企业扩规提质2条措施,重点是对新引进的生物制造领域世界500强、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给予一定落户奖励;对新认定的“小巨人”企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给予一定补助。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前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制造业就业占比超过25%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条件,当前中国没有达到这一水平,要稳定和提升制造业占比。当前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吃紧,尤其是土地财政遇到挑战,将倒逼地方政府反思和寻找新的出路,这正是将提高制造业比重作为地方绩效考核的一个机会。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联席主席毛振华日前在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表示,在当下经济运行背景下,制造业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支撑就业和服务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特别是从短期看,要采取更多措施来增强民营企业的信心。
罗毅飞表示,下一阶段,要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进一步增强投资内生增长动力。
记者 江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