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子不高,皮肤黝黑,一口甘肃口音——他叫马文军,是一名来自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创业者。同时,他还先后荣获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马文军获得的这些殊荣,背后是一个个民族团结故事,是对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褒奖。
马文军是地地道道的“藏二代”。在父辈的影响下,2001年,他来到山南市,开启了自己的就业创业之路。随着时间推移,山南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相关资料图)
就业创业不容易,刚来山南那会儿,马文军当过餐厅服务员、跑过运输、收过羊皮……一路走来,他收获颇丰,也和藏族同胞建立了深厚友谊。
2003年的一件小事,让他难以忘怀。那是寒冬的某天,马文军骑着摩托车,只身来到曲松县罗布莎村二组收羊皮,怎料当天雪深路滑,摩托车打滑侧翻,他的腿摔伤了,裤子被撕开了一个大口。身体的疼痛加上刺骨的寒风,使得马文军倒在路边动弹不得,附近的村民罗布群培见状跑来,把他背回了家。罗布群培拿来自己的新裤子给他换上,还为他煮了热腾腾的藏鸡蛋,泡了一碗方便面。马文军说:“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方便面。”
那天晚上,热情的罗布群培给他铺上了干净的羊毛被,供他休息。第二天早晨醒来,新毛巾、新洗脸盆放在了房间门口,看到这一幕,马文军的眼眶被泪水浸湿了。他回忆道:“这是浓浓的手足情谊,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好客之道。”
从此,马文军对藏族群众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和身边的很多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做生意,马文军有敏锐的洞察力。2013年,他发现办苗圃是个不错的商机,于是,拿出所有积蓄,加上贷款30万元在扎囊县办起了苗圃。2017年,他开始向防沙治沙、园林建设项目进军。在他看来,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带动当地群众增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年,他的公司共带动群众增收4000万元,缴纳税款950万元。
事业成功的马文军不忘担起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传递爱心。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马文军以甘肃临夏州政协常委的身份,向甘肃临夏州政协递交了物资援助提案,为山南市争取到了价值1180万元的29车支援物资。
同时,他个人也捐赠了价值134万元的抗疫物资。他组织的志愿小分队从开始的几个人,很快发展到了43人。马文军说:“只要我有能力,就一定尽最大力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当马文军等人把防疫物资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时,感人的场景令他难忘。“其实我们送的物资微不足道,但大家的热情和谦让,让我很感动。”马文军说,“在疫情面前,我真正感受到了各族群众一家亲的力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战胜。”
“身处民族地区,要多做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事情。”这是父辈给马文军的忠告,也是这些年马文军一直在做的事。今年4月,他无偿捐资300万元,计划携手乃东区泽当街道在鲁琼社区分三年建设500亩“民族团结同心林”。
马文军说:“建设‘民族团结同心林’,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和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实践。我们会用心养护好这片‘民族团结同心林’,希望来年可以在这片林荫下,共话民族团结之情,共享绿色生态之美。”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