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崔逾瑜、通讯员朱雅靓)春光潋滟,荆楚大地上,植保无人机在空中喷药,“北斗”旋耕机地下翻耕,集中育秧大棚“流水线”正忙,各类“田保姆”成为我省春耕“生力军”。

3月23日,全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培训会在松滋市召开。记者会上获悉,2022年,全省各类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达30587个,托管服务农业面积达7238.5万亩次,其中粮食达5816.1万亩次,服务小农户430.6万户次。

当前,大国小农仍是我国基本国情农情,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仍是我国农业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农业社会化服务,既是农业发展大势所趋,又是破解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2017年,作为全国首个试点省份,湖北率先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负责“管田”,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种田”,建立“管理在家、服务在外”的生产经营模式,帮助小农户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现实问题。

据统计,2022年,我省安排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2亿元,支持62个县(市、区)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300万亩。通过积极发展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服务,有力促进了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2023年,我省将大力培育“六有”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建设;鼓励各类服务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组建服务联合社、服务联盟等新型组织,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服务组织体系;打造一批创新基地,培育一批创新主体,形成一批创新模式,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


关键词: